家庭医生——吴志刚配资官网
2018年,五莲县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将基本医疗和健康管理送到居民家门口。在这项惠民工程的落实过程中,基层医务工作者用专业和坚守筑起了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。日照市康复医院心脏康复科主任吴志刚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,六年如一日扎根社区,用扎实的医疗技术和细致的健康服务,赢得了辖区居民的信赖与认可。
成为家庭医生以来,吴志刚始终将签约居民的健康放在心中。他常说:"既然签了约,就要负起这份责任。"在他的工作日志上,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位重点患者的随访时间、用药情况和注意事项;他的手机里,存满了需要特别关注的慢性病患者的联系方式。无论是数九寒天里顶风冒雪的上门巡诊,还是酷暑盛夏时汗流浃背的入户随访,只要居民有需要,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患者身边。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,让他成为了社区居民最信赖的"健康管家"。
01药箱里的温情,守护山村夕阳红
罗圈社区是洪凝街道的一个偏远山区,这儿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,留守的多是老人,其中不乏孤寡病弱者。他们常受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慢性病困扰,甚至长期卧床,行动艰难。吴志刚从不因患者家中的脏乱而却步,不因反复的询问而厌烦。无论是老人顽疾还是日常小恙,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时,他总是急人所急,及时伸出援手,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。
有病就得去医院,这似乎是件无需争议的事儿。可对于这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,能在家中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,才是最大的期盼。吴志刚定期上门巡诊,不仅为他们解决了实际的就医困难,更带来了安心和依靠。提起吴志刚,罗圈社区的老人们都会由衷地说:"多亏有吴医生经常来看我们,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不用发愁了。"久而久之,这位背着医药箱走家串户的医生,成了老人们最信任的健康守护者。
02一份合约一份情,肺炎早诊化险情
家住王家河村的王大爷,由于“腰椎骨折”常年卧床,是吴志刚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,吴志刚入户为她和老伴建立了老年人健康档案并签订了“家庭医生合约”。此后,王大爷和老伴的健康有了专属的“社区管家”,吴志刚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给王大爷检查身体,测量血压、听诊心肺等。今年春天王大爷感觉自己胸闷、咳嗽,十几年窝在家里习惯了,不愿意出门到医院检查,得知此情况的吴志刚到王大叔家里,耐心的劝说王大叔去医院做检查,并祥细讲解了检查的必要性,只有检查明白了,查明病因,及时对症治疗。
检查结果显示,王大叔由于长期卧床,加上天气突变受凉,引起了肺部炎症,住院后经过吴医生的细心治疗,王大叔很快就康复了,由于王大叔体质弱,吴志刚特意为王大叔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病情恢复的饮食方案。王大叔握着吴医生的手,亲切的说:“多亏有你,是你救了我”。
03卡片上的号码,放不下的牵挂
家住姚家沟的的姚大爷,已经70多岁了,患有“2型糖尿病、脑梗死、冠心病、高血压、甲状腺功能减退”等多种慢性疾病,其家属王大娘患有“冠心病、高血压、骨性关节炎”等慢性疾病,每日需要口服大量药物,孩子生活在外地,老两口年纪大了记不住每日需要服用药物的种类及数量。在入户走访过程中,吴志刚来到这个家庭并了解具体情况后,详细为老人讲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项目,两位老人欣然接受。吴志刚将姚大爷、王大娘每日需要服用的药物的粒数及次数记在一张卡片上,并在卡片上留下了自己的联系电话,每当大爷记不住药物服用方法的时候,就会打电话询问;每当到了姚大爷需要定期测量血糖、血压时,吴志刚也会第一时间提醒。
04解病痛于深夜,护安康在乡间
家住刁屋村的王大爷,由于“脑梗死后遗症”常年瘫痪在床,排尿困难需要长期留置导尿,一天半夜突然尿管堵塞,尿液充满膀胱,憋得全身难受,家属急忙给吴志刚打电话,吴志刚出差前脚刚回家,接到电话,顾不上满身疲惫,简单询问情况,带上需要物品,赶到患者家中,顶着刺鼻的异味,及时帮患者更换尿管,解除痛苦。
家住张家沟的周大娘因脑梗死后遗症长期卧床,出现褥疮和肢体功能障碍。吴志刚巡诊发现后,立即向家属说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,并协助办理住院手续。在康复治疗期间,他利用休息时间陪同患者进行针灸和功能训练,团队医护人员也定期给予心理疏导。经过系统康复,周大娘的褥疮痊愈,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。
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...每当患者康复,团队成员脸上写满欣慰时,吴志刚总是默默点头,转身又投入到下一个患者的诊疗中。
吴志刚常说:“家庭医生服务不仅关注疾病治疗,更注重以家庭为单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。”在他的带领下,罗圈社区的家庭医生团队以扎实的医疗服务赢得了居民信任,在基本医疗、签约服务和慢病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。2018年,他和团队分别荣获洪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"优秀家庭医生"和"优秀团队"称号。吴志刚深知配资官网,唯有真诚付出、用心服务,才能筑牢医患之间最坚实的纽带。作为家庭医生,他不仅以专业守护健康,更以爱心传递温度,让每一份托付都化作前行的力量!
怀远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